“犁地便是金不换,留给后代好吃饭”“犁地维护好,饭才干吃饱”……日前,记者在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一些村庄造访时,写在墙上的犁地维护宣扬标语不时映入眼帘,乃至迎面碰上的乡民也会给你说上一段“天上卫星照,地上巡查到,违法查办不迟到”等内容的话。近年来,寻甸县采纳四个“维护宣扬招数”,让犁地维护理念深植广大大众心里,并成为维护自觉,咱们拧成一股绳看护良田,守好粮仓。
地处云贵高原中部的寻甸县犁地面积146.33万亩,基本农田119.73万亩,是云南产粮大县。为筑牢犁地维护红线,寻甸坚持织密、织牢准则建造这张网,压紧压实犁地维护作业职责。寻甸县委书记高宇明说,经过方针化、职责化、日常化办理,全力推进犁地维护重心下移、关口前移,结合实际让犁地维护宣扬愈加务实、浅显、管用,真实完结入脑入心。
“第一招是公告办法‘进村’,让大众知道哪些想法不能乱动。”高宇明告知记者,县里上一年10月拟定印发《关于加强犁地维护阻止犁地非农化避免非粮化的布告》,包括犁地用处控制、村庄建房用地批阅、设备农业用地办理、项目用地监管等方面的8条办法,从源头上细化对新增违法用地、违法建造的监管,经过公告到村的方法,让“长牙齿”的硬行动深入大众、家喻户晓。
走进寻甸县塘子大街联合社区居民委员会,一个犁地维护宣扬栏非常夺目:左半幅是加强犁地维护的方针布告,右半幅是社区犁地与永久基本农田分布图。“花小钱办大事。这张图的黄色区域是永久基本农田,绿色区域是犁地维护方针,一望而知,乡民一看就懂。”联合社区党委书记李兴金告知记者,社区有6700多亩犁地,近年来违法占用犁地现象得到了有用遏止。
为了让大众知道哪些区域不能乱占,第二招是管控图纸“上墙”。现在,寻甸已在全县175个村(社区)悬挂犁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图,广泛宣讲犁地维护方针。高宇明说,为的是让干部理解哪些区域要管好,让大众知晓哪些区域不能乱占,保证村庄建造不踩乱占犁地的“红线”。
记者在联合社区杨家营村看到,仅在一条700多米的村道周围,就能看到四个刻着鲜红大字的永久基本农田维护区界桩,田边一条宣扬标语上写着“犁地维护红线不行碰,乱占犁地追责要撤除。”
怎么让大众知道哪些地块不能乱建?当地给出第三招——标识标牌“到田”。实施县村庄三级田长制,完结犁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全掩盖。16个城镇(大街)在基本农田、一般犁地和村边四旁易占用区域设置标识标牌,在特别要点地块设置犁地制止建造警示牌,增强大众犁地维护意识。
此外,当地强化“线下+线上+监督”方法,展开全方位宣扬,让宣扬标语“入户”成为宣扬的第四招。“村里招集咱们开会宣扬犁地维护方针,大喇叭也会放,一些方针基本能记住,家里人都知道。”67岁的杨家营村乡民杨正文说,乱占用犁地是要受法律制裁的,看标语和警示牌就能理解。
“线下动脑筋,咱们研讨拟定了浅显易懂、接地气的标语。”寻甸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张才斌介绍,现在,已在16个城镇(大街)175个村(社区)的夺目方位悬挂犁地维护宣扬标语1800余条、制造犁地维护宣扬展板1200余块。
为了让犁地维护宣扬愈加靠近大众生活,当地还制造犁地维护宣扬册6万余册,发放印有犁地维护宣扬标语的帆布袋、纸杯等15万余个,并结合全国土地日等节点展开主题宣扬活动40余场。
当地还充分发挥新媒体功用,构建“互联网+犁地维护”宣扬形式,制造犁地维护宣扬视频和宣扬海报,使用微信大众号展开网络宣扬,以违法事例进行不和警示,多渠道展开滋润式宣扬。
“有干部入户给咱们宣扬,现在咱们都知道,盖新房要先批阅,批多少才干建多少。”谈起政府的犁地维护宣扬作业,62岁的杨家营村乡民王梅花竖起大拇指。
现在,这些行动的成效正在逐渐闪现。张才斌说,寻甸犁地面积、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别离占昆明市的25.52%和26.40%,均超越全市的四分之一,近两年犁地净流入面积年均达1.1万亩。
“犁地维护有用助力粮食生产。”寻甸县农业村庄局局长王永华说,2023年全县完结粮食作物耕种87.61万亩,粮食总产量25.17万吨,两者别离同比增加0.16%和1.25%。
“政府部门宣扬招数很管用,咱们都能懂。”家里有20亩犁地的金所大街天然生成社区居民刘贵芳说,咱们靠土地吃饭,维护好地步便是保住饭碗。(记者王长山 林碧锋)
来历:新华每日电讯